

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,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。就在嫦娥四號“落月”前,NASA發布消息稱,美國“新視野”號探測器飛越一顆昵稱為“天涯海角”的太陽系邊緣小天體,這是人類探測史上最遙遠的一次星際“邂逅”。中美在太空領域的競爭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。 ![]() 路透社1月3日稱,美國擔憂中國的太空活動有軍事目的,隨著太空競爭加劇,美國希望在2020年年底前組建新的“太空軍”。 英國《衛報》稱,中國成功著陸月球可能會“在美國人身下點火”——美國方面“可能不樂見下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中國航天員”。 德國之聲稱,近年來,美、歐、俄、中等航天大國紛紛重提載人探月任務,日本、印度等國也在積極開展航天計劃。 中國學者焦維新1月4日通過中國《環球時報》,“新視野”號的“邂逅”非常有突破意義,不過其與嫦娥登月是兩種不同類型的任務。 “新視野”號此前的目的是為了探測冥王星,因為技術設計的問題,只能實現劃過冥王星。目前是因其完成既定任務之后,燃料尚未耗盡,繼續往太陽系的邊緣飛而邂逅小天體。 中國專家稱,相比之下,中國嫦娥四號任務性非常明確,就是要實現月背著陸探測,這是沒有其他國家做到過的。 中國專家指出,盡管嫦娥四號月背登陸被視為“歷史性突破”,但客觀來說,中國與美國在深空探測方面,還是有很大的差距。美國已經探測過水星、金星、木星、土星、海王星等,“客觀上的差距要正視”。 |
全球形勢發生巨變 北京專家提出三大判斷
2018年,全球形勢出現了諸多新的變化,民粹主義的抬頭、中美貿易戰的爆發,對世界各國的發展,都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近日在金

專家警告:高糖飲食導致兒童“掉入甜蜜陷阱”

新加坡新聞:專家:去年雖僅一茲卡病例 國人應保持警惕防伊蚊滋生
我國去年全年僅一人感染茲卡病毒,但專家說這并不意味著國人能對茲卡放下戒心,因為傳播茲卡病毒的載體是伊蚊,而伊蚊還是能傳播骨痛熱癥和基孔貢雅癥病毒。此外,根據衛生部的最新數據,本地過去一年半來沒有出現其

專家:核導開發進入量產階段 朝鮮2020年將擁約100枚核彈頭
首爾通訊員專家指出,朝鮮今年中斷導彈發射和核試驗并非具有去核化意愿,其核導開發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。在朝美關系破冰的情況下,朝鮮仍持續核開發,若按照當前的生產速度,到了2020年朝鮮將擁有約100枚核彈

遼寧男士內褲銷量激增佐證經濟回溫 專家這樣解釋

專家:明年中國企業減稅規模有望達1萬億元
減稅降費是中國當下的政策熱點。因此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,為2019年更大規模、實質性、普惠性的減稅降費開啟序幕。

專家解讀中共經濟工作會議:樓市調控的“變與不變”
2018年的中國樓市寒意十足,棚改落幕、融資受限、經濟承壓的影響下,山東菏澤為首的一些地方政府開始了樓市調控松綁的步伐,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,2019年中國樓市政策是否會出現方向調整備受關注。

工信部專家韋樂平:5G投資將達1.2萬億元投資周期或超8年

華為孟晚舟最新消息 美專家評任正非之女被捕:華盛頓釋放一重大信號
美專家稱,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被捕事件,表明特朗普“美國優先”政策變得嚴苛,以及中美科技公司在北美競爭的加劇。這是美國向中國發出信號,華盛頓認真打算改變對華貿易關系的戰略。

世衛組織 設專家組探討 基因編輯問題
世界衛生組織表示,將設立由專家組成的工作組,探討基因編輯存在的問題。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2月3日,就中國學者宣稱用基因編輯技術讓嬰兒誕生一事指出,基因編輯引發倫理和安全等方面的問題。他表示:“究竟是
